三国世系
曹魏(220–266年)
顺序 | 帝王名 | 庙号 | 谥号 | 年号 | 在位时间 | 在位年数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曹丕 | 高祖 | 文皇帝 | 黄初 | 220–226 | 6 | 代汉称帝,追尊曹操为武帝,定都洛阳。 |
2 | 曹叡 | 烈祖 | 明皇帝 | 太和、青龙、景初 | 226–239 | 13 | 司马懿辅政,后期奢侈,托孤曹爽与司马懿。 |
3 | 曹芳 | — | 厉公 | 正始、嘉平 | 239–254 | 15 | 被司马师废黜,降为齐王,史称“高平陵之变”。 |
4 | 曹髦 | — | 高贵乡公 | 正元、甘露 | 254–260 | 6 | 反抗司马昭被杀,谥号含贬义,无庙号。 |
5 | 曹奂 | — | 元皇帝 | 景元、咸熙 | 260–266 | 6 | 司马炎逼其禅位,曹魏亡,降封陈留王。 |
蜀汉(221–263年)
顺序 | 帝王名 | 庙号 | 谥号 | 年号 | 在位时间 | 在位年数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刘备 | 烈祖 | 昭烈皇帝 | 章武 | 221–223 | 2 | 称帝于成都,夷陵之战大败,托孤诸葛亮。 |
2 | 刘禅 | — | 后主 | 建兴、延熙、景耀、炎兴 | 223–263 | 40 | 诸葛亮、蒋琬等辅政,263年降魏,封安乐公。 |
东吴(222–280年)
顺序 | 帝王名 | 庙号 | 谥号 | 年号 | 在位时间 | 在位年数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孙权 | 太祖 | 大皇帝 | 黄武、黄龙、嘉禾、赤乌、太元、神凤 | 222–252 | 30 | 称帝后迁都建业,晚年引发“二宫之争”。 |
2 | 孙亮 | — | 会稽王 | 建兴、五凤、太平 | 252–258 | 6 | 10岁即位,权臣孙綝废其为会稽王,后被杀。 |
3 | 孙休 | — | 景皇帝 | 永安 | 258–264 | 6 | 诛杀孙綝,试图改革未果。 |
4 | 孙皓 | — | 末帝 | 元兴、甘露、宝鼎、建衡、凤凰、天册、天玺、天纪 | 264–280 | 16 | 暴虐荒淫,280年降晋,东吴亡。 |
说明
东吴年号争议:
- 孙权称帝前使用“黄武”年号(222年),实际称帝在229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