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世系
东汉(25-220年)
顺序 | 帝王名 | 庙号 | 谥号 | 年号 | 在位时间 | 在位年数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刘秀 | 世祖 | 光武皇帝 | 建武、建武中元 | 25–57 | 33 | 复兴汉室,定都洛阳,晚年行“度田令”引发豪强抵制。 |
2 | 刘庄 | 显宗 | 明帝 | 永平 | 57–75 | 18 | 引入佛教(白马驮经),整治吏治,击匈奴置西域都护。 |
3 | 刘炟 | 肃宗 | 章帝 | 建初、元和、章和 | 75–88 | 13 | 外戚窦氏始专权,召开白虎观会议统一经学。 |
4 | 刘肇 | 穆宗 | 和帝 | 永元、元兴 | 88–106 | 18 | 10岁即位,窦太后临朝,后联合宦官诛窦宪,开启宦官干政先例。 |
5 | 刘隆 | — | 殇帝 | 延平 | 106(8个月) | <1 | 出生百日即位,夭折,邓太后掌权,为东汉最短命皇帝。 |
6 | 刘祜 | 恭宗 | 安帝 | 永初、元初、永宁、建光、延光 | 106–125 | 19 | 13岁即位,邓太后专政至其死,后期宦官李闰、江京乱政。 |
7 | 刘懿 | — | 少帝(北乡侯) | 无 | 125(7个月) | <1 | 阎太后与宦官拥立,病逝后宦官孙程等发动政变,部分史书不承认其正统性。 |
8 | 刘保 | 敬宗 | 顺帝 | 永建、阳嘉、永和、汉安、建康 | 125–144 | 19 | 宦官拥立,梁冀势力崛起,朝政腐败加剧。 |
9 | 刘炳 | — | 冲帝 | 永嘉 | 144–145 | 1 | 2岁即位,梁太后临朝,梁冀掌权,在位不足一年病逝。 |
10 | 刘缵 | — | 质帝 | 本初 | 145–146 | 1 | 8岁即位,称梁冀“跋扈将军”,被梁冀毒杀。 |
11 | 刘志 | 威宗 | 桓帝 | 建和、和平、元嘉、永兴、永寿、延熹、永康 | 146–167 | 22 | 15岁即位,梁冀专政至159年,后诛梁冀却倚赖宦官,引发“党锢之祸”。 |
12 | 刘宏 | — | 灵帝 | 建宁、熹平、光和、中平 | 168–189 | 22 | 12岁即位,卖官鬻爵,爆发黄巾起义,十常侍乱政。 |
13 | 刘辩 | — | 少帝(弘农王) | 光熹、昭宁 | 189(4个月) | <1 | 何太后临朝,董卓废其为弘农王后毒杀,部分史书不列其位。 |
14 | 刘协 | — | 献帝 | 永汉、中平(复用)、初平、兴平、建安、延康 | 189–220 | 31 | 董卓立为傀儡,历经曹操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,220年禅让曹丕,东汉亡。 |
说明
庙号存废:
- 东汉仅光武帝(世祖)、明帝(显宗)、章帝(肃宗)、和帝(穆宗)有正式庙号,其余如安帝“恭宗”、顺帝“敬宗”、桓帝“威宗”为汉献帝追尊,后世多不承认。
少帝争议:
- 刘懿(北乡侯)与刘辩(弘农王)因在位极短且被权臣废杀,部分史书(如《资治通鉴》)未将其列入正统世系。
年号重叠:
- 汉献帝即位初,董卓曾短暂复用“中平”年号(189年九月–十二月),与灵帝末年混淆。
禅让合法性:
- 曹丕逼献帝禅让时,宣称“天命在魏”,但《后汉书》仍以建安二十五年(220)为东汉终结,次年改元“黄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