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世系
北宋(960–1127年)
顺序 | 帝王名 | 庙号 | 谥号 | 年号 | 在位时间 | 在位年数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赵匡胤 | 太祖 | 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| 建隆、乾德、开宝 | 960–976 | 16 | 陈桥兵变代周建宋,统一中原,推行“杯酒释兵权”,斧声烛影疑案中暴亡。 |
2 | 赵光义 | 太宗 | 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| 太平兴国、雍熙、端拱、淳化、至道 | 976–997 | 21 | 灭北汉完成统一,雍熙北伐败于辽,晚年储位之争。 |
3 | 赵恒 | 真宗 | 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| 咸平、景德、大中祥符、天禧、乾兴 | 997–1022 | 25 | 澶渊之盟(1005年)与辽议和,崇道封禅致国库空虚。 |
4 | 赵祯 | 仁宗 | 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| 天圣、明道、景祐、宝元、康定、庆历、皇祐、至和、嘉祐 | 1022–1063 | 41 | “仁宗盛治”文化繁荣,庆历新政失败,西夏独立。 |
5 | 赵曙 | 英宗 | 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| 治平 | 1063–1067 | 4 | 濮议之争(追尊生父),重用司马光编《资治通鉴》。 |
6 | 赵顼 | 神宗 | 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| 熙宁、元丰 | 1067–1085 | 18 | 王安石变法(熙宁变法),元丰改制,五路伐夏失败。 |
7 | 赵煦 | 哲宗 | 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| 元祐、绍圣、元符 | 1085–1100 | 15 | 新旧党争激烈,绍圣绍述恢复新法,短暂收复青唐地区。 |
8 | 赵佶 | 徽宗 | 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| 建中靖国、崇宁、大观、政和、重和、宣和 | 1100–1125 | 25 | 艺术造诣极高(瘦金体),重用蔡京致民变,1125年禅位钦宗。 |
9 | 赵桓 | 钦宗 | 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| 靖康 | 1125–1127 | 2 | 靖康之变(1127年)被金军俘获,北宋亡。 |
南宋(1127–1279年)
顺序 | 帝王名 | 庙号 | 谥号 | 年号 | 在位时间 | 在位年数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赵构 | 高宗 | 圣神武文宪孝皇帝 | 建炎、绍兴 | 1127–1162 | 35 | 南渡重建宋室,杀岳飞求和(绍兴和议),禅位孝宗。 |
2 | 赵昚 | 孝宗 | 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| 隆兴、乾道、淳熙 | 1162–1189 | 27 | 北伐失利(隆兴和议),开创“乾淳之治”,为岳飞平反。 |
3 | 赵惇 | 光宗 | 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| 绍熙 | 1189–1194 | 5 | 与李皇后矛盾致精神失常,被逼退位(绍熙内禅)。 |
4 | 赵扩 | 宁宗 | 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| 庆元、嘉泰、开禧、嘉定 | 1194–1224 | 30 | 庆元党禁打压理学,开禧北伐失败,史弥远专政。 |
5 | 赵昀 | 理宗 | 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| 宝庆、绍定、端平、嘉熙、淳祐、宝祐、开庆、景定 | 1224–1264 | 40 | 联蒙灭金(1234年),后期贾似道专权,蒙古南侵加剧。 |
6 | 赵禥 | 度宗 | 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| 咸淳 | 1264–1274 | 10 | 昏庸怠政,襄阳陷落(1273年),南宋防线崩溃。 |
7 | 赵㬎 | — | 恭宗(元封瀛国公) | 德祐 | 1274–1276 | 2 | 4岁即位,1276年临安降元,被俘北上。 |
8 | 赵昰 | 端宗 | 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| 景炎 | 1276–1278 | 2 | 流亡政权,病逝于碙洲(今广东雷州)。 |
9 | 赵昺 | — | 怀宗(末帝) | 祥兴 | 1278–1279 | 1 | 崖山海战(1279年)后由陆秀夫背负投海,南宋亡。 |
说明
政治制度:
- 北宋:强干弱枝(收兵权、设通判)、科举完善。
- 南宋:权相频出(秦桧、史弥远、贾似道)。
经济文化:
- 商业革命(交子、市舶司)、理学兴起(朱熹)、宋词鼎盛。
对外关系:
- 北宋:与辽、西夏对峙,海上之盟联金灭辽反被侵。
- 南宋:联蒙灭金后直面蒙古,最终亡于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