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周世系
东周(前770–前256年)
顺序 | 帝王名 | 庙号 | 谥号 | 年号 | 在位时间 | 在位年数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姬宜臼 | — | 平王 | 无 | 前770–前720 | 51 | 东迁洛邑,开启东周。争议:是否联合申侯弑父(幽王)。 |
2 | 姬林 | — | 桓王 | 无 | 前719–前697 | 23 | 与郑国交恶(繻葛之战),周王室权威进一步衰落。 |
3 | 姬佗 | — | 庄王 | 无 | 前696–前682 | 15 | 平定王子克之乱,记载较少。 |
4 | 姬胡齐 | — | 僖王 | 无 | 前681–前677 | 5 | 齐桓公称霸,周王室依赖诸侯。 |
5 | 姬阆 | — | 惠王 | 无 | 前676–前652 | 25 | 经历王子颓之乱,依赖郑、虢平叛。 |
6 | 姬郑 | — | 襄王 | 无 | 前651–前619 | 33 | 晋文公称霸,周王室参与诸侯会盟(如践土之盟)。 |
7 | 姬壬臣 | — | 顷王 | 无 | 前618–前613 | 6 | 在位期间王室财政困窘,记载简略。 |
8 | 姬班 | — | 匡王 | 无 | 前612–前607 | 6 | 楚庄王崛起,周王室彻底边缘化。 |
9 | 姬瑜 | — | 定王 | 无 | 前606–前586 | 21 | 楚庄王问鼎中原,王室仅存象征意义。 |
10 | 姬夷 | — | 简王 | 无 | 前585–前572 | 14 | 晋楚争霸持续,周王室无作为。 |
11 | 姬泄心 | — | 灵王 | 无 | 前571–前545 | 27 | 诸侯兼并加剧,周王室仅主持礼仪。 |
12 | 姬贵 | — | 景王 | 无 | 前544–前520 | 25 | 去世后爆发“王子朝之乱”,周王室分裂。 |
13 | 姬猛 | — | 悼王 | 无 | 前520(数月) | <1 | 继位后迅速被王子朝势力杀害。 |
14 | 姬匄 | — | 敬王 | 无 | 前519–前476 | 44 | 晋国支持平定王子朝之乱,东周进入战国时期。 |
15 | 姬仁 | — | 元王 | 无 | 前475–前469 | 7 | 《史记》以元王元年(前475)为战国起点。 |
16 | 姬介 | — | 贞定王 | 无 | 前468–前441 | 28 | 三家分晋(前403年)发生在其死后,周王室被迫承认诸侯僭越。 |
17 | 姬去疾 | — | 哀王 | 无 | 前441(三个月) | <1 | 被弟姬叔袭杀,史称“三周之乱”。 |
18 | 姬叔 | — | 思王 | 无 | 前441(五个月) | <1 | 杀兄篡位,后又被弟姬嵬所杀。 |
19 | 姬嵬 | — | 考王 | 无 | 前440–前426 | 15 | 封弟姬揭于王城(西周公国),周王室领土再分裂。 |
20 | 姬午 | — | 威烈王 | 无 | 前425–前402 | 24 | 正式承认韩、赵、魏为诸侯(前403年),周礼彻底崩溃。 |
21 | 姬骄 | — | 安王 | 无 | 前401–前376 | 26 | 齐国田氏代齐(前386年),周王室默许。 |
22 | 姬喜 | — | 烈王 | 无 | 前375–前369 | 7 | 秦国商鞅变法开始(前356年),周王室已无影响力。 |
23 | 姬扁 | — | 显王 | 无 | 前368–前321 | 48 | 秦国称王(前325年),诸侯纷纷效仿,周王号名存实亡。 |
24 | 姬定 | — | 慎靓王 | 无 | 前320–前315 | 6 | 纵横家活跃,周王室沦为小国。 |
25 | 姬延 | — | 赧王 | 无 | 前314–前256 | 59 | 东周最后一位王,债务缠身(“债台高筑”),被秦昭襄王灭国。 |
说明
二王并立:平王与携王(余臣)并立(前770–前750年),部分文献认为携王为正统。
谥号与庙号:周朝庙号制度尚未成熟,后世文献中“文武成康”等为谥号,非庙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