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世系
清朝(1644–1912年)
顺序 | 帝王名 | 庙号 | 谥号/尊号 | 年号 | 生卒年 | 登基年龄 | 享年 | 在位时间 | 在位年数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努尔哈赤 | 太祖 |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| 天命 | 1559–1626 | 58 | 67 | 1616–1626 | 11 | 建后金,创八旗制度,攻明宁远时被袁崇焕炮伤而亡。 |
2 | 皇太极 | 太宗 |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| 天聪、崇德 | 1592–1643 | 34 | 51 | 1626–1643 | 17 | 改国号“大清”,设六部,两征朝鲜,松锦之战大败明军。 |
3 | 福临 | 世祖 |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| 顺治 | 1638–1661 | 6 | 24 | 1643–1661 | 18 | 清军入关首位皇帝,多尔衮摄政,成年后灭南明、推行剃发令。 |
4 | 玄烨 | 圣祖 |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| 康熙 | 1654–1722 | 8 | 68 | 1661–1722 | 61 | 平三藩、收台湾、三征噶尔丹,开启“康乾盛世”。 |
5 | 胤禛 | 世宗 | 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| 雍正 | 1678–1735 | 45 | 58 | 1722–1735 | 13 | 整顿吏治(密折制)、改土归流,设军机处强化皇权。 |
6 | 弘历 | 高宗 |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| 乾隆 | 1711–1799 | 25 | 89 | 1735–1796 | 60 | 实际掌权63年(太上皇时期),十全武功,晚年国库空虚。 |
7 | 颙琰 | 仁宗 | 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| 嘉庆 | 1760–1820 | 37 | 61 | 1796–1820 | 25 | 诛和珅,镇压白莲教起义,鸦片走私问题初现。 |
8 | 旻宁 | 宣宗 |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| 道光 | 1782–1850 | 38 | 69 | 1820–1850 | 30 | 鸦片战争(1840–1842)签订《南京条约》,开启近代屈辱史。 |
9 | 奕詝 | 文宗 |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| 咸丰 | 1831–1861 | 20 | 31 | 1850–1861 | 11 | 太平天国运动、第二次鸦片战争(英法联军焚圆明园),崩于承德避暑山庄。 |
10 | 载淳 | 穆宗 |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 | 同治 | 1856–1875 | 6 | 19 | 1861–1875 | 14 | 慈禧、慈安两宫垂帘听政,镇压太平天国,洋务运动开端。 |
11 | 载湉 | 德宗 |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| 光绪 | 1871–1908 | 4 | 38 | 1875–1908 | 34 | 戊戌变法(1898)失败,甲午战争、八国联军侵华,被慈禧软禁瀛台。 |
12 | 溥仪 | 无 | 无(逊帝) | 宣统 | 1906–1967 | 3 | 61 | 1908–1912 | 4 | 清朝末帝,辛亥革命后退位,后为伪满洲国傀儡,1967年病逝。 |
说明
年号与政权:
- 努尔哈赤建“后金”,皇太极1636年改国号“大清”,顺治1644年入关。
- 溥仪1912年退位后,清朝法理终结,但1917年张勋复辟(仅12天),1932–1945年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不计入正统。
实际掌权者:
- 顺治初期由多尔衮摄政,同治、光绪时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。